警灯闪烁,60余名执行干警奔赴一线。悬赏曝光、车辆扣押、强制腾退、司法拘留、查封评估五路并进,司法利剑直指失信被执行人。
10月13日上午8时30分,商洛市商州法院院内警灯闪烁,60余名干警整装集结。“出发!”随着一声令下,各执行小组如离弦之箭奔赴执行现场,标志着为期50天的“陕亮执行·2025”——商州利剑专项执行行动全面启动。
此次行动聚焦涉“两终”、涉民生、涉企业、涉党政公职、涉小标的等五类案件,法院综合运用失信曝光、拘留拘传、车辆扣押、强制腾退等强制措施,形成惩戒失信行为的强力“组合拳”。
五路出击:执行利剑直指失信行为
商州法院此次专项执行行动策划周密,重点明确。执行行动开始前,法院已对五类重点案件进行系统梳理,制定详细执行方案。
执行首日,法院通过抖音号、城区电子屏、本地媒体及新媒体平台集中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发布预拘留公告43人,悬赏公告20人。多方曝光渠道让长期偷逃赖躲的被执行人无处遁形。
针对名下登记有车辆却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执行指挥中心与交警部门紧密协作,建立“查控-布控-扣押”一体化流程。行动当日,向交警部门移送查控车辆信息65条,成功扣押车辆7辆。
在强制腾退环节,法院对前期查封的5套房产进行强制腾退,整个过程制定周密预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见证,确保程序合法、行动规范。
错时突击:夜间突袭打破执行困境
对于长期“躲猫猫”的失信被执行人,商州法院开启“夜间突袭模式”。利用被执行人夜间居家休息的黄金时段,执行干警开展精准突击行动。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多个执行小组同时出击,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有效打破“人难找,门难进”的执行困境。
除了采取强硬措施,法院还加大对被执行人财产的处置力度。执行干警对前期查控的厂房、土地、机械设备等进行现场勘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立即启动评估程序。同时,法院与银行、财政部门紧密衔接,对被执行人享有的到期债权及收益实施扣划,全力打通财产处置“最后一公里”。
数据彰显力度:首日执行到位金额超400万元
“陕亮执行·2025”专项行动首日战果显著。数据显示,行动首日共执结五类重点案件34件,执行到位金额4069449.26元,共拘留拘传16人,有力震慑了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充分体现了执行力度与效率的提升。
这一组组数据背后,是商州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维护司法权威的坚定决心。执行干警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司法力量,有力筑牢了民生保障与诚信社会防线。
刚柔并济:执行行动中的司法温度
此次专项执行行动不仅展现了法院的强制力,更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在一对离婚夫妻执行抚养费案件中,法官巧妙化解纠纷,展现司法温度。
该案中,女方因没有工作收入,连续五年未支付孩子抚养费。男方向法院申请执行后,法院冻结女方账户,发现其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官没有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找到女方被执行人,现场与男方申请人连线沟通。 法官从孩子成长角度出发,耐心说服双方:“虽然离婚了,但还是朋友,更要为孩子着想。”
经过法官于情于理地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纠纷得以圆满解决。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商州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坚持刚柔并济、情理法相融的工作理念。
执行攻坚是一场持久战。商州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刘远尧表示,此次行动聚焦五大类重点案件,综合运用失信曝光、拘留拘传、直至追究拒执罪等执行手段,亮利剑、出重拳,坚决打赢这场捍卫法律尊严兑现胜诉当事人权益的硬仗,用看得见的执行力度传递摸得着的司法温度,以坚实的法治力量,护航商州高质量发展。
据悉,未来50天,商州法院将持续保持惩戒失信行为的高压态势,以永不卷刃的司法利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文 陈丹娅 杨建锋)
西西新闻商洛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