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专家齐聚西安深度剖析《青少年人生格言》 共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新路径

西西新闻 @ 2025-09-22 11:41

一份短短数百字的《青少年人生格言》。近日,由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主办的全省阳光心理教育校长研讨会举行,来自陕西多地的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及社会组织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著名心理教育学家、陕西省创编的《青少年人生格言》展开深度研讨,共同剖析其心理教育价值与现实意义,并就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青少年人生格言》以“正向肯定”“心理暗示”和“每日诵读”为特色,通过简洁有力、重复强化的语言模式,有效帮助留守儿童及青少年建立自我认同感、增强心理韧性。该格言中高频出现的“我”“自己”“自信”等关键词,直接针对青少年成长中最常见的自卑、人际交往障碍与家庭情感缺失等问题,具有显著的心理干预效果。
 
陕西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应宏锋在讲话中呼吁,每天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以及孩子一生的心灵成长将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应进一步推动心理教育区域合作与立法支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级联动机制。来自陕西各地市、区县的多位校长建议将《青少年人生格言》与日常课程、主题活动深度融合,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陕西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吴燕高度认可宋馨会长提出的《青少年人生格言》,认为其通过日常诵读对低龄青少年人生观的建立具有深远影响;承诺将继续优化服务、强化监管,支持其深入参与社会治理,进一步提升“阳光心理教育”品牌,使其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十佳心理关爱工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健康型组织智库”副秘书长薛莹认为,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目前《青少年人生格言》的方式在全国推广已经看到了显著成效,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比如大学生、中老年等设置不同的人生格言,改善各个年龄段人群抑郁、焦虑的症状。

研讨会最终形成多项共识:加快基层教师心理培训体系建设、推动心理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开发及评价机制。宋馨表示,将继续深化格言教学实践,使其惠及更多山区及留守儿童,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阳光下”。

 

编辑/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