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陕西省铜川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 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 奋力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幸福美丽铜川”系列新闻发布会。铜川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政法委、市委网信办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铜川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郝峰介绍,今年以来,铜川市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系统谋划推进,靶向施策攻坚,“四抓四强”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陕西省铜川市党建引领 书写共建共治共享答卷》被《中国社会工作报》深度观察栏目整版报道,全市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做法在陕西督查专刊专题刊发。
抓机制强统筹,党建引领构建新格局
坚持以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为主线,通过“三个体系”构建党组织引领、多元化参与、全方位联动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建立组织体系。成立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工作专班,4名市级领导牵头负责、靠前指挥,指导制定《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工作方案》和《任务清单》,先后2次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全体会议暨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工作推进会议,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统筹协调推进,精准调度工作;12个市级牵头部门和5个区县主动作为、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形成全市“一盘棋”工作格局。完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健全优化“两新”工委运行机制,成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建立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统筹政策、资金、人员向一线倾斜,推动平台、管理、服务向基层延伸。强化落实体系。建立“市级常态调度、专班协同推动、部门具体落实、区县同步推进”的贯通落实机制,对照《任务清单》每月对账调度、定期研判推进、跟踪督帮指导,专班办公室牵头开展调研12次,召开调度会等7次,协调推进8大类32方面83项具体任务,实现攻坚突破、整体提升。
抓融合强协同,多元共治实现新突破
坚持多元联治、协商共治、凝“新”融治,通过“三向发力”助推基层治理向“精细善治”跃升。构建“五社联动”新格局。出台《健全“五社联动”机制 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民生服务。创新推动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成立市级银龄志愿者服务组织,动员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900余场次。推动76个社区党组织确定“为民服务十件实事”773件,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项目16个。列支159万元福彩公益金,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慈善和民生服务。持续推进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现全市38个乡镇(街道)全覆盖。深入实施文明实践“铜”行动,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5300余场次,服务群众13.5万人次。打造议事协商新品牌。制定《全市全域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工作方案》,明确议事范围、参与主体、流程规则,召开全市全域推进村级议事协商现场会,按照“市级有标准、区县有示范、镇街有样板、村社全推广”的模式,打造有事“铜”商量议事协商品牌,解决“关键小事”4100余件。同时,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中,充分发挥村级议事协商作用,办成实事2000余件。拓展暖“新”服务新路径。深入实施铜暖“新”行动,开展座谈交流等活动15场次,走访慰问新就业群体2200余人次,向230名奋战在一线的快递员、外卖员发送“清凉礼包”,为300名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体检,帮助300余名新就业群体青年解决子女假期看护难问题;全市279个物业小区为快递员、外卖员畅通进出通道;新建优化“红色驿站”“暖新驿站”132个;发展181家门店成立“铜暖‘新’商铺联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优惠就餐理发洗澡、免费饮水歇脚充电等服务。选聘快递员和外卖骑手担任“兼职网格员”,上报信息500余条,协助解决民生问题200余件。
抓基础强支撑,治理效能迈上新台阶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三化联动”织密基层服务网络。“规范化”建强基层组织。实施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一类村(社区)党组织达41%,三类降至5%。储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628名、村级后备力量1352名,回引“四乡”人才381名。开展“头雁”擂台比武,选树基层党组织“担当作为好书记”32名。建立“五个清”台账,扎实开展“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实现全市重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应建尽建,走在全省前列。深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组建市级物业行业党委,完善物业企业信用评价机制,选树12家“红色物业”党建联建示范样板,建立党组织24个。全面落实街道社区、单位和行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议定事项290个,解决问题184个。开展“深化双报到 机关来接单”活动,市级机关接单认领实事项目375个,在职党员开展微服务7500余人次。“网格化”提升精细服务。全面完成网格优化,划分城市社区网格4481个、行政村网格2060个,设置专属网格176个,配备网格员6764名。加强社区网格党组织建设,建立居民小区党组织357个、楼栋党小组777个、党员中心户2019户。去年以来,网格员共解决群众各类诉求900个,提供法律服务153次。同时,在居民“家门口”合理布局养老育幼、健康教育、文化休闲等服务资源,全面推进普惠托育体系建设,现有托育机构46家,设置托位2801个,配备保育人员225名;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增开托班,在全省率先对改扩建30个以上托位的公办托育机构给予5万元补助。“高效化”响应群众诉求。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推进工作机制,开展市级部门“领导接线日”活动25期,整合诉求渠道60条,今年以来受理群众诉求12.53万件。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除宜君县综治中心正在改建外,其余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基本实现规范化建设目标。制定《铜川市信访渠道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指导村(社区)设立群众意见箱,健全建议征集办理全流程机制。
抓减负强赋能,基层队伍焕发新活力
坚持“减负”与“赋能”同向发力,通过“三个聚焦”为基层松绑减负、赋能增效。聚焦“瘦身健体”提效能。制定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25条具体措施。深入开展清牌减负工作,清理村级组织工作机制1646个,各类制度、牌子5361个,镇村两级微信工作群725个。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确定2025年度全市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21项,同比压减36.36%。聚焦明责定权减负担。全面完成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推动基层治理“权责明晰、运转高效”。市、区(县)两级建立村(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其中市级明确村(社区)依法自治事项27个、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58个、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28个。聚焦队伍建设赋动能。协调落实社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和社区工作者薪酬市级补助资金。每万城镇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达到21人,超18人配备标准。先后举办了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培训班、基层治理市级重点培训班、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培训班、“千万工程”建设培训班等,全面提升基层队伍能力水平。
郝峰表示,下一步,铜川市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不断强化多元共治,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努力让治理更精细、服务更贴心、群众更满意,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贡献力量。
西西新闻铜川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