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布唐诗之都建设蓝图!跟着唐诗去旅行将成现实

西西新闻 @ 2025-09-05 17:43

“诗道终南,心意长安”。9月5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辉,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左东,市文物局副局长冯健,长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永涛,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常文芝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发布会由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敏主持。
 
会上,西安市正式发布《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宣布将利用三年左右时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这意味着,未来在西安,跟着唐诗去旅行将成为现实,市民和游客将能沉浸式体验唐诗中的长安意境。

唐诗之都的底气:每37首唐诗就有一首提到长安

王辉介绍,西安作为唐代都城长安,是唐诗创作与传播的核心舞台。现存5万多首唐诗中,“长安”一词出现过1400余次,相当于每37首诗中就有一首提到长安。李白、杜甫等诗人曾在长安留下大量描绘城市风貌与人文精神的诗篇,而大明宫、大雁塔等遗址也为唐诗文化提供了独特的实物载体。

“诗道终南”指向终南山这一唐诗创作的地理原点,“心意长安”则彰显长安这座千年古都在唐诗中的永恒魅力。这组口号既彰显了终南山作为文化地标的独特价值,也展现了长安作为诗歌沃土的深厚底蕴。

四条精品线路:今年先推两条唐诗主题游

左东现场带来了好消息:今年将先期推出两条唐诗旅游线路。

“我们计划依托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足迹和名句,推出‘曲江流饮辋川烟’朝圣之旅和‘秋风生渭水’怀古之旅。”左东表示,后期还将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推出“终南阴岭秀”等唐诗山水旅游线路。

更令人期待的是,西安将新增一批唐诗主题文化场景。“今天,在大唐不夜城,游客可以和李白对诗;未来,在大唐西市,可以和杜甫饮酒,在顺城巷,可以和白居易、元稹吃泡馍,看秦腔。”左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唐诗生活画卷。

市文旅局还计划举办首届“跟着唐诗去旅行—西安青少年文旅知识大奖赛”,面向全市青少年群体,把唐诗文化内涵和西安文旅资源结合起来。

文物活化:让唐诗场景“活”起来

冯健带来了更多具体举措。西安将推出“文物+诗歌+沉浸式体验”的开放式文化空间,近期将在西安火车站核心区举办“唐诗里的长安”主题展示,让旅客在出行间隙也能感受唐诗魅力。

特别值得期待的是,今年9月,西安博物院将推出“风雅长安——王维文化艺术数字沉浸展”,以馆藏“清仿元赵孟頫《摹王右丞辋川图》卷”为核心蓝本,结合王维诗歌创作背景,运用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打造集学术性、文化性、互动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数字沉浸展览。

区县行动:长安区打造“山水长安·唐诗故里”

作为唐诗文化的重要承载地,长安区正在积极行动。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永涛介绍,长安至今留存杜甫、李白、白居易等唐代诗人遗迹86处,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即诞生于长安桃溪堡村。

长安区正在打造“诗圣里”文旅融合项目,规划用地300亩,通过改造老旧房屋与窑洞,将打造集文化创意区、民宿、休闲农业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位于桃溪堡村的“人面桃花”遗址保护利用项目,规划1020亩,将通过场景复原、史料可视化等方式激活唐诗IP。

曲江体验:飞行剧院带你穿越唐诗意境

常文芝带来了更多体验项目的好消息。在曲江核心区,曲江飞行剧院将于9月正式营业,再现“春风得意马蹄疾”“长安水边多丽人”等经典诗句场景。

曲江还将推出“唐韵霓裳”城市观光车主题游线,串联起大雁塔、不夜城、芙蓉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景区景点,形成“唐诗之路”深度体验。在大明宫遗址区,推出“长安少年行”“千宫夜游”主题研学;在大唐芙蓉园,推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唐诗朗诵研学营。

更令人期待的是2026年“长安灯会”,举办时间将提前至元旦,灯会将围绕“唐诗”“文物”“非遗”三大核心主题,营造“一步、一诗、一景”的沉浸式场景。

根据《实施方案》,西安将用两年半的时间,到2027年底,分四个阶段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唐诗之都”品牌,安排理论研究及发展规划工程、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工程、文商旅深度融合工程等5个方面、26项具体工作任务。(记者 张黎江)

 

编辑/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