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榆林市定边县,漫山遍野的荞麦花如期盛放,山峦起伏间,粉白相间的花浪随风翻涌,宛如为黄土高原铺上了一层粉色绸缎。定边县作为世界红花荞麦原产地和优势产区,全县年均种植荞麦超60万亩。从摇曳的荞麦花到精细的荞麦制品,一粒粒荞麦在产业链中不断跃升增值,成为撑起当地特色农业的“致富花”。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国网定边县供电公司以“全周期、立体式”服务模式,深度融入荞麦产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为特色产业发展和注入强劲可靠的电能保障。
8月25日,在定边县白湾子镇杰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正有序进行荞麦面粉的灌装与包装作业。仅仅十多分钟,一摞摞码放整齐的荞面便已装满推车。
“我们今年3月新换了色选机、脱壳机、磨面机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实现设备全更新、产能翻一番。”厂区生产负责人刘奎介绍。该企业每年可加工出300吨荞面、80吨荞麦皮,产品畅销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多个省区。
(电力共产党员志愿者为荞麦面加工厂检查用电设备)
设备升级后,生产车间的用电负荷显著增加,为全力保障生产线电力供应,国网定边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上门,对厂房内用电设备开展全面检查,精准排查潜在隐患,并根据新投运设备的负荷特性和陕西省“分时电价”新政,为企业定制用电方案,服务企业生产用电无忧。
“荞麦是我们辖区的‘金色名片’,电力保障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白湾子镇供电所所长张少雄说。2025年,供电所新建10千伏线路35公里、0.4千伏线路42公里,增容配电变压器26台,有效增强了辖区电网的可靠性。
(电力共产党员志愿者排查农业用电线路)
在定边县的农业生产区,荞麦、辣椒、玉米等作物不仅是农户的“钱袋子”,更是乡村振兴的“聚宝盆”。面对农业生产中育苗、灌溉、电犁等集中用电需求,国网定边县供电公司从电网改造到现场服务,全方位夯实电力基础。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积极深入田间地头,全面排查灌溉线路、变压器等电力设施,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和破损开关,确保农业灌溉、水利设施、农产品冷藏及粮食仓储等用电安全可靠。主动向种植农户普及安全用电知识,让农户用上“放心电”“安全电”。
下一步,国网定边县供电公司将持续聚焦农业生产用电需求,延伸服务链条,以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和及时高效的响应机制,助力乡村振兴结出更多丰硕果实。(通讯员 王新月)
西西新闻榆林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