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多维发力严守耕地红线 筑牢粮食安全基础

西西新闻 @ 2025-08-20 16:42

8月19日,延安市举行关于“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再增新光、再添浓彩”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新主持发布会,延安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彦军作了相关介绍。延安市始终将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以政治担当扛责、以制度创新筑基、以协同联动提效、以服务保障固本,实现耕地面积连续四年净增加,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筑牢了粮食安全基础。
 
高站位扛责,压实耕地保护“政治链”

延安市将耕地保护纳入重要政治任务,制定《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耕地保护责任清单》,通过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调度会等高频次会议部署推进,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明确一体落实要求。市自然资源局建立“领导包抓+定期调度+问题研判”机制,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深入县区督导,梳理考核指标问题清单并及时报送,推动整改落地;各县(市、区)同步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县级领导分片包抓”机制,以硬措施保障耕地保护责任层层压实。

建机制创新,织密耕地管护“制度网”

为夯实各级管护责任,延安先后出台“田长+检察长”“田长+警长”“田长+院长”等协同机制,以及田长制会议制度、评价办法、责任清单等系列文件,构建起全方位制度保障体系。同时,鼓励各县(市、区)探索特色模式:宝塔区创新“田长制+院落会”,实现耕地保护“三增三减”;富县用智慧APP提升巡田效率;甘泉县建成低空无人机智能监测系统;洛川县“挂图保田”落实“日巡查、周汇总、月调度”;吴起县构建“四级责任体系”推进“非粮化”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田长2153人、巡田网格员7194人,实现“人地对应”,打通管护“最后一公里”。

强协同联动,提升耕地保护“执行力”

延安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破坏耕地行为,建立“田长+检察长+院长+警长”联动机制,常态化整治自然资源违法问题。2018-2023年,全市8756.95亩存量违法用地已整改7226.73亩,整改率达83.51%;2024年违法耕地比例控制在3.85%;2025年上半年,市本级立案查处土地违法问题12起,罚款超千万元。

此外,延安积极争取省市奖励资金,对耕地保护成效显著的县区连续3年获省政府通报表扬,每年奖励13个省级突出乡镇各100万元、13个市级突出乡镇各10万元,树立全社会保护耕地的鲜明导向。

优服务保障,夯实稳产增收“基本盘”

延安将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纳入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每年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县区目标与底线任务。2024年,全市实有耕地409.7万亩(超目标35.7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286.55万亩(超目标2.22万亩),长稳耕地面积、15°以下耕地面积较2020年分别增加34.93万亩、34.82万亩,耕地布局持续优化。

 

来源/延安市委宣传部
编辑/席静 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