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九年扎根乡土,不仅让樱桃红遍陕北大地,更带着乡亲们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甜蜜路”,他就是子长市返乡创业青年路宝。
2006年,西安科技大学毕业的路宝,毅然放弃城市工作机会,怀揣“让乡亲们富起来”的初心回到家乡,投身农业生产。他先后试种草莓、小瓜、油桃、果桑、葡萄等经济作物,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逐渐摸清了陕北土地的“脾气”。
“最早在杨家园则镇承包了10座大棚种植草莓,几年后技术成熟了,但草莓价格下降、效益不佳,且不易运输。”路宝回忆道,后来去大连、山东考察,发现大棚樱桃经济效益好,当时售价每斤能达100元以上,便决定试种。“过程虽然困难,但经过两年摸索,确认陕北适合种植樱桃。”
随着技术日益成熟,2019年,路宝在栾家坪街道南家湾村流转200亩土地,打造设施大樱桃种植基地,建起子长市盛宇现代农业产业园。他引进俄罗斯八号、美国红、美国一号、蜜露、科迪亚等大樱桃新品种,边试验边示范。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园区设立潘凤荣专家工作站和路宝樱桃栽培工作站,两站联动培育实用人才,制定本地樱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筛选适配砧木品种,为全市樱桃产业筑牢人才和技术根基。
“经过多年发展,园区现有27座樱桃大棚,辐射带动子长发展6个樱桃基地,延川、延长、志丹、吴起等周边地区也发展了不少樱桃种植,近两年陆续挂果,经济效益不错。”路宝介绍道。
近年来,子长市盛宇现代农业示范园吸纳30多位周边农户入园务工,辐射带动子长及周边地区发展樱桃产业500余亩,年产值达2200余万元,让一个人的“樱桃梦”变成了一群人的“致富路”。蔡国栋从子长市盛宇产业园建园时就跟着路宝学技术,2021年承包了杨家园则现代农业园区的12个大棚,在路宝的指导下,樱桃树树形渐佳,产量逐年提升,如今已进入稳产期。
“我常去路宝那里学习,他也会来指导,现在花量、树形一年比一年好,今年挂果量不错,每个棚收入能有五六万元。”大棚樱桃种植户蔡国栋笑着说。
郭家坪村村民郭进在子长市盛宇产业园务工四年了,不仅学到了技术,还有了稳定收入。“我现在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离家近能照顾家里,还能学技术,等技术学好了,自己也准备种几个棚。”
如今的盛宇现代农业示范园,宛如陕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园区持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定期开展培训指导,不仅自身发展红火,更成为带动全市樱桃产业升级、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我们想推进延安樱桃标准化生产,提升市场话语权和竞争力,引进短低温、早熟的优质樱桃品种,争取在2月底或3月初上市;同时,依托工作站培养实用型人才,把延安樱桃产业做大,让这一特色产业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路宝对未来充满期待。(张碧 陈延鹏)
来源/子长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林 姚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