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汉中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建设生态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汉中市生态环境局、汉中市林业局、汉中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介绍上半年工作亮点和发展成效。记者从会上获悉,汉中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锚定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打好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
汉中扛牢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责任,深入落实相关实施意见,完成了汉江、嘉陵江37个入河排污口整治,推进6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提升至50.8%。同时,完成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划定99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新批准设立3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9个县(区)形成“一用一备”安全供水格局,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汉江(汉中段)获批全国幸福河湖,有力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聚焦“汉中蓝”,打出结构调整与精准治理组合拳。加快能源转型步伐,持续推进天然气发展扩面提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显著提升。深化工程减排,开展线性工程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提高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污染管理水平,数千个污染源纳入应急减排动态清单,健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机制。今年以来,市中心城区优良天数达164天,位居全省第三,清新空气成为市民“幸福标配”。
土壤环境安全可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危废医废安全处置率均达100%。穿透式排查整改生态环境问题,环境信访受理办结率100%,突发环境事件保持“零记录”。审批建设项目环评264个,低碳试点稳步推进,全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深入开展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行动,强化宣传引导,获评“陕西省优秀环保设施开放案例”,公众生态环满意度持续提升。
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修复成果突出。以“林(山)长制”为抓手,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近年来全市实施营造林95.98万亩、义务植树近1994.76万株,森林质量与蓄积量双提升;2.4万余株古树名木实现“一树一档、一树一责任人”精细守护;创新“林(山)长+”司法协作机制,筑牢生态法治防线。松材线虫病防治成效获国家表彰,朱鹮种群突破7000只,秦岭石蝴蝶保护、大熊猫栖息地管理等案例闪耀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林草湿生态系统质量显著提升,汉中生态城市绿色屏障更加牢固。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持续提升汉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坚持柔性治水理念,依托天然江滩修复生态岛屿,保护原生态动植物种群,构建起绿柳拂堤、河湖相通的湿地系统复合生态链。通过建设仿生鱼道,修复了天汉湿地公园生物链,成为国内“仿自然旁路型”鱼道投入正常使用的典型案例。完善风雨亭、智能观光车等便民设施,深度开发湿地公园水域资源,举办中国桨板超级联赛、汉江水上游览体验等一系列活动,积极探索汉江经济发展新模式。全年水生态环境持续保持优良,优良水体占比100%,汉江、嘉陵江出境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汉江汉中段入选全国幸福河湖优秀案例,这座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的市民“幸福园”,尽显生态之美。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的重要之年,也是深入推进美丽汉中建设的关键一年。汉中市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更高标准打好三大攻坚战、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更好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贡献环保力量。(记者 袁荣)
西西新闻汉中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