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印台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并运用多元解纷“六步工作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切实把“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落实到位。
精准“问诊”,分析研判到位。区信访接待中心对群众来访,热情接待、安抚情绪,按照来访必登工作要求,做好群众反映诉求登记工作,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引导涉事群众以调息访、化解诉求。经涉事当事人同意调解的,区信访接待中心牵头,组织工作人员及涉事当事人召开分析研判会,分清群众反映的事实和诉求,分清问题的性质、类别和管辖层级,进一步做到精准甄别、精准调解。
按需“对症”,组建团队到位。根据研判分析情况,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后,按照群众矛盾纠纷的类型和性质,确定主调解员后,从百人调解人才库中选择人民、司法、行政、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员及“两代表一委员”、心理咨询师等符合调解情况的调解员参与调解,组成3至5人调解团队,积极吸纳各种社会力量,综合运用法律、政策、道德等手段,确保各类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促进矛盾纠纷高效化解。
摸底“开方”,制定方案到位。区信访接待中心统筹指导,调解团队积极配合,紧密结合群众反映诉求及矛盾纠纷实际情况,进行沟通协商,优化调解思路,制定详细调解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突出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入户走访、心理纾解等方式,确保调解方案相关事项达成一致,满足涉事当事人的各项要求,力争一次性化解到位,确保信访不上行。
多方“会诊”,依法调解到位。坚持依法调解、平等自愿、调解中立、调解保密、便捷高效的原则,根据信访事项的影响程度,开展分级式调解。一般信访问题由区信访接待中心主任主持调解,重点问题由区信联办主任组织调解,疑难问题由区信访联席会议召集人协调或组织调解,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释法理,剖析利弊,“法、理、情”三管齐下,促进双方达成和解,努力让各类矛盾纠纷都能在法治轨道、法律框架内得到合理合法的公正化解。今年以来,调解矛盾纠纷98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8%。
闭环“除疾”,协议签订到位。经调解、和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引导信访群众双方在自愿前提下,签订调解协议,双方确认纠纷事实,同意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进行协商,同意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纠纷,握手言和。并对矛盾纠纷的真实性以及调解措施的可执行性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调解更加专业、便捷、高效。
问效“复诊”,跟踪回访到位。对于调解成功的信访事项,区信联办跟踪回访,督促协议确定事项的落实,开展满意度测评,听取当事人对调解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敏锐感知信访人的思想动态,抓早抓小抓导控。结合“惠民生、控风险、早化解、固基础、察民情”五项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引导、救助帮扶和稳控管理工作,解决好群众身边问题,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通讯员 任佳玲 冯小慧)
来源/印台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