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渭河波光粼粼,几只水鸟掠过水面。从4月1日起,这片水域将迎来为期四个月的“休养生息”。近日,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三部门联合发布通告,在全市天然水域实施禁渔期管理,为水生生物繁衍筑起一道生态屏障。
西西新闻获悉,本次禁渔区涵盖了西安市境内的多条重要天然河流、湖泊和水库,具体包括渭河、灞河、浐河、潏河、沣河、涝峪河、黑河、泾河、石川河、清水河等天然河流,以及面积500亩以上的所有天然湖泊和水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黑河多鳞铲颌鱼等四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将实行全年禁渔,为珍稀鱼类提供永久性庇护所。
禁渔期设定为2025年4月1日0时至7月31日24时,为期四个月。在此期间,除合规合法的休闲垂钓外,禁止在上述禁渔区和禁渔期内进行所有捕捞作业类型。特别是在四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将禁止一切类型的捕捞作业。在禁渔期和禁渔区内,严禁收购、销售禁渔期和禁渔区捕捞的渔获物。对于因育种、科研、监测等特殊需要采集水生生物的情况,必须经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凡违反《通告》规定的,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保护水域生态需要全民参与。”市民如发现违规捕捞等行为,可拨打举报电话进行投诉。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渔业资源保护工作,共同维护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记者 张黎江)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