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025年“国际无废日”陕西主场活动在西安汉城湖畔举行。本次活动以“无废时尚 美丽陕西”为主题,通过成果展示、论坛交流、互动体验等形式,全面呈现全省“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活动现场设置了西安、咸阳、神木3个“无废城市”展馆,集中展示各地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等领域的创新举措和典型案例,同步展示了国内首个“无废街区”——海螺湾商业街区情况。
活动现场还设立了无废论坛和无废互动区。在论坛环节,来自政府、企业、高校、专业机构的专家围绕“无废城市”政策、技术路径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互动区则通过趣味互动、环保手工制作等形式,吸引市民参与,传播“无废”理念。
2022年,联合国大会第七十七届会议宣布每年的3月30日为“国际零废物日”(我国称为“国际无废日”),旨在促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支持社会向循环经济转变,有助于减少污染、缓解气候危机、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粮食安全和改善人类健康。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姚晓军表示,近三年来,陕西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核心,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扎实推进西安、咸阳、神木“无废城市”建设,探索“无废”实践,传播“无废”文化,讲好“无废”故事,“无废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目前,全省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98家、绿色工业园区10个,实施神木市煤基固废处置协同生态修复示范试点,推行农业绿色生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05%、地膜处置率在8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现有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场62座,年处理能力4758.42万吨;3个案例入选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公布的2023年“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
来源/群众新闻网
编辑/孙丽娜
审核/柏冬雪
终审/张琛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