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借给你们6万元,这都过去多少年了?你究竟打算何时还钱,这些年,我为了这笔钱四处奔波,你摸摸良心过得去吗?”朱某莲直直地盯着王某,声音微微颤抖。日前,榆林市靖边县人民法院干警就巧用司法措施,解决了这桩陈年老案。
“朱姐,我也不想这样子,实在是没钱给你还,等我把河东教堂巷里的房子卖了之后,就立马给你还钱,可以吗?”。王某面露难色,无奈回应。
“借条”变“谎契” 一诺千金成泡影
朱某莲与王某都住在靖边县河东城区,王某在当地商界小有名气,凭其独到眼光,多年来收获颇丰。
2015年,王某找到朱某莲:“朱姐,你看现在生意不好做,但我看准了个商机,我准备修建几套房屋然后出卖,你要是投资入伙,保管能挣大钱。要是手头方便,借点钱给我周转周转也行,到时候肯定不会亏待了你。”朱某莲心动,遂出借6万元并约定1年后还款。然而好景不长,王某在约定时间耍赖摆烂拒不还钱,朱某莲无奈诉至靖边县人民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
调解绽欢颜 “陈案”喜得善果
“你是不是又在背后搞什么鬼,都到法院了还想继续拖延,那可是我的血汗钱,我是要定了!”
“朱姐,我真的没有这个心思,拖延到什么时候还不是得还你的钱,我也希望早点把事情解决了,咱看看法院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面对这件棘手的案件,执行干警深知司法拘留并非良策,可能引发诸多“后遗症”。于是,苦苦寻觅破解之道。
“法律的权威不容挑战,生效判决必须履行,你现在拒不还钱,我们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是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的。但是我们还是希望你能够主动纠正错误,我们通过调查核实,发现你在河东教堂巷内修建的房屋价值不低于一百万元。从2024年开始,全国都开始大力打击拒执罪,一旦被认定为该罪,将会留下刑事案底,你想想因为这么一点钱,值得吗?这是《预拘留通知书》+《拒执罪风险告知书》,你看看!”执行干警严肃说道。
王某思索良久道:“行,法官,我一次性还清,我也不想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
调解室内,刚刚还剑拔弩张的气氛随着王某的话音落下而烟消云散,柔和的光线溜进屋里,将一室的喜悦悄然晕染。
“枫桥经验” 引巧解执行千千结
在法院执行干警的主导下,这场长达10年的“马拉松”终于画上了句号。曾经的针锋相对已被如今的平和包容所取代,恰似“枫桥经验”所描绘的美好愿景——矛盾在基层化解,人与人之间重归和谐。
来源/靖边执行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