鄜州大地春潮涌 富县儿女备耕忙

西西新闻 @ 2025-03-19 15:26

人勤春来早,田间地头忙。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惊蛰一过冰雪消融,抓早动快备产备耕的农人就行动了起来。“虽说是老客户,但还是要靠牢一下,我们村现在红薯亩数逐年增多,苗木和有机肥需求量都大,农资采购、农机检修这些事还是得早些筹备妥善的好。”羊泉镇便民服务中心杨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杨小军说。这些天,他正忙着联络2025年的红薯苗木经销商、肥料商,谈妥价格为采购做准备。
 
早年间,杨家河村的土壤结构让当地村民愁破了头,种粮不行,种果也不行,沙质土壤一开春还被风吹成了扬尘。2019年,杨小军在外学习时相中了红薯种植产业,当年就在自家地里试种成功,此后便一头钻在了红薯种植上,成了村里的产业带头人。杨家河村的红薯从最初的6亩也增长到300亩,成了该村的支柱产业。

在茶坊街道农业农村服务站茹子村,技术员冯有强正细心查看着村上农机合作社的农用机械。旋耕机、升降机、拖拉机、施肥机、打杆机、割草机整齐地一字排开,机盖的灰尘被他擦拭得干干净净,只需转动钥匙农机们便会发出一阵阵昂扬的怒吼,奔赴向春耕的阵地。

“虽说都是新农机,例行的检修可不敢少。该擦拭的擦拭,该润油的润油,细节处做好,才能保证春耕不掉链子,机械也不易损坏,用得更久。”冯有强说道。

3月12日,在茶坊街道黄甫店村的温室大棚内,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丰收的果实卖得很好,村民的腰包也鼓起了,也为他们今年的生产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有五个大棚,种植了草莓、西红柿、圣女果、小瓜等,现在都上市了。果蔬一卖,就要赶紧清理大棚,筛掉老苗、坏苗,种上新苗,保证土壤的肥力不浪费。”大棚种植户白应堂说。
 
2024年,白应堂靠着大棚收入20万元,同村的13户种植户也依托着村里的50座大棚,棚均收益3.5万元。

富县拥有37.4万亩优质苹果园,都集中在塬面乡镇。这些天,羊泉镇的一家农资农具店门前,货车上的货物正被一一卸下,周围有不少观望的果农,他们一边抽着烟拉着闲传,一边思索着还缺少什么农具,缺多少有机肥,又缺多少菌肥……

人勤春来早,盼得日子好。富县作为农业大县,除了苹果这项主导产业,还有水稻、烤烟、红薯、雪桃、黑花生、中蜂、湖羊、鸵鸟、龙虾养殖等特色产业。各村已经形成一村一品、多点开花的产业发展态势。春日的鄜州大地随处可见如火如荼备耕春耕的农人们,他们秉着勤劳勇敢、艰苦朴实的作风,争相在这片黄土地上书写着自己的致富经。

来源/富县县委宣传部
编辑/席静 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