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洛市镇安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商洛市建设“一都四区”目标,积极“最优营商环境先行地”,通过探索“五个五”新路径,取得了服务更优、保障更畅、市场更活、秩序更顺、政商更清的阶段性成效,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探索“五办”模式 推动政务服务更优
镇安县坚持以提升市场主体、广大群众满意度为主线,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不断释放审批制度改革活力。创新推出政务服务“一站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关联事项“集成办”、惠企利民“延时办”和协作联动“异地办”等“五办”模式。
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服务专区9个、业务窗口39个,把县级16个部门450项业务全部纳入政务大厅统一受理、一站式办理。在15个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156个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7个部门16项审批事项受理端前置到镇(街道)及村(社区)。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模式,梳理可容缺受理事项108项,目前已完成“容缺受理”审批152件次。设立“一件事一次办”服务窗口,集成推出“服务包”16个、服务内容28项,279件事项实现一次办结。推行“延时服务”,确定公开企业开办、工伤失业保险等“延时服务”事项127项。截至目前,“延时服务”办理事项203件、接待群众259人次。搭建“异地受理、属地审批、免费邮寄、就近取证”的服务快车道,先后与宝鸡市凤县和商洛市柞水县、洛南县签订了行政审批服务“跨区域通办”框架协议,极大提高了市场主体办事效率。
攻克“五难”问题 推动要素保障更实
针对资本、土地等难点堵点问题,镇安县采取有力措施,破解“落地难”、“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和“用能难”五大问题。为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小清单”链通“全周期”模式,建立签约未落地、手续未到位、项目未开工、建设未入库、投产未纳规五张清单和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查“五未三倒”机制,月河抽水蓄能电站即将全面发电,尧柏年产3亿条环保方底阀口袋项目满负荷生产,全市重点项目观摩实现“四连冠”。谋划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项目110余个,争取资金22.5亿元。召开政银企对接会5次,20家企业与5家银行达成信贷协议5.69亿元。创新拓展“四个三”生态金融支撑机制,累计发放“生态贷”3.37亿元,破解生态产品抵押难问题。建立人才“引用育留”全链条服务体系,组建苏陕协作等专家顾问团和工作站15个,67名科技专家结对帮扶21家科技型企业。坚持“亩均论英雄”,推广节地型、紧凑型高效开发模式,促进“创新强、亩产高、节能好、减排多”企业加快发展,开展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处置行动,为98个新建项目依法提供土地1345.2亩。探索企地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以集体土地入股联营方式,为钨产业园保障用地321.5亩。制定了《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落实两部制电价,满足暂停、减容等企业用电多元需求。压减用气报装(无外线施工)时限至2个工作日,提升了解决问题从“一件事”到“一类事”的工作力度。
强化“五项”举措 推动市场活力更足
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镇安县强化“五项”举措,助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创新“四度”工作法,开展“税务管家”“税惠到坊”“个性定制”服务,为80余家重点企业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健全县、镇、村三级视联网可视系统,实现“云调解”镇村全覆盖,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及时化解税费争议9起,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100%。今年新增减税降费金额规模同比扩大48.55%。全链领办有机产品认证。全县获得有机认证企业10家、认证证书17张,有机产品总产值1.5亿元,平均溢价率50%左右,有机碳总价值126.42亿元。全力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创建“质量服务超市”大厅,引入技术服务机构31家,帮助460户(次)市场主体落实服务事项599个,累计为企业节省费用2300多万元。全心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将不动产审批登记程序优化压缩至2个环节、4件申请资料,抵押登记缩短到1个工作日;注销登记、异议登记、查封登记实现随到随办、即时办结;全部登记类型压缩到至受理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办结,平均办理时限为1个工作日。开通利企便民绿色通道,破解房改房、经济适用房转移及抵押登记难题,完成55个单位735套房屋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全程优化招投标。推行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等交易模式,推动市场主体使用网络共享数字证书开展招投标交易,实行以信用承诺和银行保函代替缴纳投标保证金制度,房地产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现网上公共资源平台公开交易。目前已有62个投标企业、9个建设单位通过公共资源平台交易,完成招投标项目9个。
坚持“五力”齐发 推动规整秩序更顺
镇安县坚持以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进一步规整市场秩序,促进公平有序竞争。
扩大宣传教育影响力。截至目前,入企走访宣讲法律法规、政策200多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6场次,为企业提供合规审查、法律咨询和建议218条(次)。提升执法监督支撑力。制定《镇安县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建立《首次轻微违法免罚清单》,联合公安、市监、生态、城管等部门落实重点领域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案件346件,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16件,审结涉企行政复议案件1件。推进包容审慎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累计修复市场主体信用信息1786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市场主体953户、明确信用风险等级企业2862户。激活纾困解难内潜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设立村级优化营商环境“法官助企‘店小二’”工作室,12名优秀员额法官与13家本地重点民营企业精准对接,发挥“法官联企工作室”作用。开启全天候“线上调解+电子送达+在线保全”工作模式,综合运用微信、调解平台、“微庭审”等调处机制,实现涉企服务“云化解”。目前,协调涉企事项100人次,解决问题50多个。提高规范监管执行力。制定《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方案》《跨部门综合监管检查问题处置办法》,创新“明确一个目标、建立三张清单、落实四项举措、推行五个场景”机制,在食品生产、电梯安全监管等9个领域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镇安被确定为全省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县。实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三个清单”管理,清理营商环境相关规范性文件6件,发布行政许可清单268项、行政处罚清单839项。加大专项整治震慑力。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开展“铁拳”“蓝天”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累计解决营商环境领域问题26件、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65件、办理扰乱秩序案件3件、处理破坏生产经营1件、解决涉企法律问题12个。
争创“五零”目标 推动亲清关系更好
坚持用心倾听企业诉求,耐心助企解忧纾困,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办事“零障碍”。创新打造“镇周到”品牌,推行“五办”服务,清单化161项帮办代办事项,组建涵盖13个部门100余人的服务团队,累计完成帮办代办事项536件、上门代办帮办100多件,县政务服务中心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位”称号。沟通“零距离”。35名县级领导遍访“五上”企业189家,选派290名干部组建工作专班58个、352名干部一线蹲点服务。累计召开“面对面”恳谈会4次、早餐会13次、晚茶会29次,解决企业诉求和矛盾问题183件。惠企“零遗漏”。通过“陕企通”、“秦政通”、政府门户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平台对《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进行广泛宣传,推动政策与企业精准匹配推送。服务“零抱怨”。开通县委书记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信箱,把政务大厅领导值班岗为“办不成事专窗”,一事一评、一日一计。目前县政务中心累计接待办事群众26353人次、受理业务18030件、办结业务18030件,政务服务“好差评”综合满意度达到99.99%。作风“零懈怠”。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成效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与单位年度考核和干部评优树模、职级晋升、提拔重用相挂钩。开设“发展我先行·担当我承诺”专栏,104名单位主要负责人公开承诺事项528件,建立关键岗位股长民主测评和“企业评议部门”制度,落实轮岗26人、调整5人,在全县形成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明导向。
来源:镇安县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