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安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局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中省市决策部署要求,以主题教育为引领,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锚定“勇争全省一流,勇创全国一流”工作目标,守底线、保安全、优服务、促发展。有9个国家级和省级现场观摩会在安康召开,12次在省以上会议交流发言。食品、药品安全考核均为A级等次,产品质量安全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获得全省先进,连续四年获得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取得了市场监管局组建以来最好成绩。
“四个安全”守牢守稳
强化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持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城镇燃气专项整治、粮食购销领域整治、加油机整治、餐饮食品安全整治等专项整治。逐步完善了食品、药品和气瓶管理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全市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
“两个责任”全面夯实
创新实施了“一训”“两函”“三表三清单”“两通报”的“12332”包保督导工作模式。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督导前开展提示+督办“两函制”,督导中实施“包保干部差异化督导清单+企业个性化《风险管控清单》+风险排查流程”,督导后实行问题通报整改闭环管理制。34名市级领导与48家A级主体全面建立包保关系,全市7460名市县镇村干部包保35698家主体,督导完成率100%。“12332”包保工作机制被国务院食安办工作简报专题刊载。
宣教基地实现突破
积极推动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在石泉县建立全国唯一一个被命名为国家药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县级基地。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联合”的方式,建成2个市级药品质量管理实训基地。全国药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现场会,全省药品监管工作现场会在安康召开。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深化“放管服”改革,“一件事一次办”上线运行,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制定《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出台26条推进措施,激发市场活力。全市微信办照19992户,全程网办9912户,线上办照率达69.03%。全市累计登记各类经营主体30.47万户,同比增长8.69%。
质量强市提质增效
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安康受理窗口”,全市授权专利1000余项,累计有效发明230件。新增3项省级地方标准、2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项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商标有效注册量达2.5万件。“灜湖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城市创建深入推进
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提高监管水平、改进干部作风的主战场,探索实施“三个三”创文工作机制,中心城区21个市场、4500家餐饮门店、250家宾馆酒店全部达标,创文工作获得“好”的等次;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高点起步提速推进,镇坪、紫阳、石泉和岚皋4个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成功。
产业建设助力强劲
牵头秦巴医药产业链链长制工作,组织召开秦巴医药产业链推进会、现场会、校院赋能高质量发展大会、秦巴医药产业产供销对接大会、校地企融合发展大会等,签订招商项目协议32个,总金额39.98亿元,签订校企、校地合作协议10个。推动“石泉小碗菜”“紫阳蒸盆子”“平利鸡蛋皮子”“镇坪腊肉”等特色预制菜标准化生产,全省预制菜发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消费环境不断改善
全市建成339个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全市114家经营主体公开做出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应对“五一”“十一”假期消费高峰,发布《价格提醒告诫函》,探索实施“三包三定”的工作机制,采取“五看五查”的工作方法,确保了假日期间价格秩序稳定,有力维护了我市对外旅游形象。
执法办案震慑违法
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探索实施与公检法联合部署、培训、执法、督导、激励的“五联”工作模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机制。在市场监管部门设立警务室,检察、公安机关专人驻守。对重大复杂案件,召开案件会商研判“会诊”解决。对行刑衔接难点,组织市县镇三级执法办案人员“同堂”培训。全市共计查办市场违法案件2224件,涉案货值306.01万元,罚没款901.66万元,依法移送司法机关17件,被列为国家级典型案件1件,列为全省典型案件13件,全省“铁拳”行动现场会在安康召开。
监管能力大幅提升
坚持和强化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抓实抓好市场监管系统思想政治建设,深入落实“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绩,结合“清廉市监”建设,开展“三晒一评一公开”19期,在中省市主流媒体发稿1903篇。组织开展“市场监管大讲堂——科长擂台赛”“线上线下双融合、送法培训到基层”活动,培训3000余人次,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加快智慧市场监管建设,利用大数据提升信息监管水平,全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市场监管执法队伍。
来源:安康市场监管
编辑:高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