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 一位村支书33年的履职路

西西新闻 @ 2022-10-22 10:27

 

截至2021年12月31日

全省共有党员2970496名

其中正式党员2839726名

预备党员130770名

全省共有党的基层组织

130751个

其中基层党委6383个

党总支7107个

党支部117261个

全省329个城市街道

990个乡镇

16854个行政村

3253个社区

全部建立了党组织

5年来

全省累计选派

2万余名第一书记

到贫困村驻村帮扶

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重点村

2900余个

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

全省约60万名

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参与

社区治理服务

推进40个

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

开展“千村示范、万村达标”活动

创建省级示范村908个

 

宜川县云岩镇辛户村民居。

当越来越多人享受手机收付款的便捷时,宜川县云岩镇辛户村家家户户却统一通过银行办理业务。

为什么呀?

“因为大家的‘苹果生意’越做越大,手机收付款已满足不了要求了。”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笑着说。

2020年,辛户村苹果收入创历史新高:全村102户,每户收入从十几万元到五六十万元不等。

从种不种苹果,到要不要剪枝、要不要砍树,在群众的质疑声中,张延刚一路精准决策,带领群众科学种植,让原本每亩收入不足200元的土地身价倍增。

10月16日,辛户村1700亩挂果果园进入采摘季。果园里,村民忙着采摘,客商络绎不绝,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张延刚算了一笔账:今年全村300万公斤商品果,销售额2000多万元,村民纯收入达1500万元以上。

今年,辛户村人均收入预计达5万元。

 

辛户村果园近景。

“苹果能当饭吃吗”

——种苹果后,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

“在县里工程队干得好好的,怎么要回村?”1989年,20岁的张延刚年收入一两万元,他的回村决定让亲戚朋友很不解。

“村子再穷,那是我的根。”张延刚说。当年辛户村换届选举,张延刚被群众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上任后,张延刚为群众办成3件大事,解决了吃水、照明和修路问题。

勤劳的农民辛苦耕耘,却始终难以摆脱贫困:全村耕地亩均收入不足200元。

“你们那儿海拔高、光照足、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的最佳优生区!”1992年春天,张延刚与村委会成员外出考察,农业专家纷纷建议。

“种苹果!”经过深入研判,村委会作出决定。

“苹果能当饭吃吗?”许多人质疑。

入户做工作,承诺村里提供服务,组织村民外出看果园……“卖不上钱,我负责!”张延刚立下“军令状”。

很快,辛户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栽下200亩苹果树苗,并承诺10年免交土地承包费。

1998年,敢于先试的18户村民尝到了种苹果的甜头:一亩地收入2000元,是种粮收益的10倍。巨大的收益,点燃了辛户村人种苹果的热情。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退耕还林工作,在延安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方针。退耕还林为辛户村发展苹果产业带来了新机遇。

在政府的指导下,辛户村调整产业结构,在山峁沟岔间平整土地1700多亩,并全部改造成苹果园。辛户村人开始在这场由黄到绿的巨大转变中摸索致富路。果树一天天长大、结果,群众收获了丰收的喜悦,张延刚收获了群众的信任。

2005年,张延刚当选辛户村党支部书记。辛户村当年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

 

张延刚展示辛户村苹果。

“砍掉果树收入会减少吗”

——从56株减到28株,再到14株,每亩果园平均收入逾3万元

怎样种出好苹果,是张延刚每天都在琢磨的事。

机会来了。2005年,张延刚跟随省果业局到日本学习苹果种植技术,他感受到科学种植的魅力,更坚定了开展“果树革命”的信心。

剪枝!回到村里,张延刚果断作出决定。

“果树好不容易枝繁叶茂了,要剪枝,这是什么道理!”村里人琢磨不透。“修剪果枝后,可以培养树形,产好果子,苹果能卖上价。”张延刚耐心劝导大家。

凭着对张延刚的信任,群众还是愿意试一试。

剪枝后,2007年,辛户村的苹果不仅个儿大、品质好,产量还提高了50%,价格翻了一倍。村民心里乐开了花。

间伐!第二年,张延刚又提出将果园“密改稀”。“砍掉果树收入会减少吗?”尽管心存疑虑,但群众仍然将每亩果树从56株减到28株,再到14株。最终的结果打消了大家的疑虑:优果率由间伐前的60%提高到92%,树龄也可从25年延长到50年。

种草、滴水灌溉、施农家肥、果畜结合……张延刚带领村民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果园小气候,为苹果生长创造最佳环境。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辛户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注册“云辛”品牌,兴建气调库,建果筐厂,成立云辛果业专业合作社,由村合作社统一定价、抱团销售……辛户村苹果产业迈出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2013年,辛户村每亩果园平均收入超过3万元,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收入最多的农户人均超过10万元。

看到了希望,多年前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归巢”。

 

辛户村村民采摘苹果。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 刘枫摄

“苹果还能种多久”

——50年后,还要向苹果要效益

绿树掩映下,红顶白墙的辛户村民居格外醒目。多年来,辛户村人依靠辛勤劳动,家家户户盖新房、买汽车,过上了小康生活。

一路走来,村民们深深体会到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更感谢张延刚总是带领大家先行一步。

从开始不愿意种,到家家户户齐上阵,苹果产业已成为辛户村的支柱产业。

“苹果还能种多久,再过几年会不会减产?”“继续种老品种,还是换新品种?”一些村民担心苹果的红利吃不了多久。

农村党支部和党员,直接面对着广大农民群众,就是要解决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

经过多方考察、调研,2015年,张延刚和村干部带领村民挖掉500亩老化果树,全部换上新品种,并实现机械化操作和标准化管理。

“最早种的品种,现在每斤卖3元多;试种的新品种,每斤最高能卖8元。”10月16日,张延刚规划未来3年到5年,全村果园完成更新换代,实现效益最大化。

打品牌,闯市场,线上线下忙销售。如今的辛户村,已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果农”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今年10月中旬以来,每天有5000箱苹果从辛户村“飞”出山外。

“起早贪黑忙上一个月,苹果销售就基本结束了。”张延刚告诉记者,紧接着,大伙儿就要清园、修枝、追肥,为明年的丰收做准备。

成绩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张延刚说,辛户村种了30年苹果,50年后,还要向苹果要效益,让高质量苹果带来高品质生活……(记者 齐小英 刘枫)

记者手记:共同奋斗 共同富裕

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得到全村人的信任?

33年前,张延刚放弃年收入一两万元的好差事,毅然决定回村。他的理由很简单:不能看着乡亲们穷。

他甘愿自掏腰包,带领群众投工投劳,解决了村上吃水、照明和修路问题;他面对群众质疑、犹豫,想方设法帮助家家户户栽上苹果;他不怕群众抱怨,动员村里人给果树剪枝、间伐;他不满足于现有的收益,整天琢磨着如何让果园效益最大化。

事实证明,在一次次关系全村的重大决策面前,张延刚总是能听取专家的意见,结合当地实际,以前瞻性的眼光、精准的判断,带领大家先行一步,让辛户村的苹果品质、苹果价格一路领先。

一个人,可以影响一个村,富裕一个村。一个基层党组织,可以决定一个村庄的命运,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在幸福的道路上奔跑。

苹果树是村民的饭碗,张延刚从不敢懈怠。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就是要带强一支队伍,真心为民,想群众所想,干群众所盼,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拿出全力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智慧,带领群众一起拼、一起干、一起富。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千千万万个像张延刚这样的好干部、好带头人、“土”专家,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共同富裕。(齐小英 刘枫)

 

来源:群众新闻